为什么会有性骚扰?黄有光:男子比较倾向于滥交 骚女吸引男子来扰
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
网易研究局|专业财经智库
这是网易研究局微信的 第138篇 文章
最近关于性骚扰的问题被广泛讨论,例如《中评周刊》11月16日有一个有7篇文章的“全球围剿「性骚扰」挑战多国法律规制”的专题,之外还有一篇“警惕经济学界对女性的歧视”的观点文章。本文认为这些文章中的许多观点失之偏颇,真理在这些观点与其批判的观点之间。
男女有别
首先澄清,笔者反对性骚扰,也支持男女平等。不过,男女虽然平等,却有很大的差别,很多讨论男女平等的文章,都忽视男女有别这要点,因而使其观点偏颇,而结论错误。先谈男女有别。这方面笔者以前也有论述过,但本文会应用于性骚扰与性别歧视的讨论上。
多年前哈佛大学校长L.Summers因关于男性在科学上的能力(aptitude)较高的谈话而惹祸,后来受压力,辞去校长职位。其实认为男女有别,未必也认为男女不平等。男子的数理能力强、智商高,而女子的语言能力强、情商高,不是很平等吗?而且可以相辅相成,不是很好吗?
进一步说,数理能力强、智商高,适合于科技研究等工作,而语言能力强、情商高,适合于领导与管理。由女校长来领导男教授,女总统、女经理来领导政府与公司,应该是很合适的,也开始有这种趋势。将来女子是否能够在这方面超越男子?可能妨碍这趋势的主要因素,不是法律与文化,也不是生儿育女的负担(这是第二要素),也还是女子天生没有男子这么强的争取第一的冲劲。这冲劲上的差异,也是由于生物或进化的原因。有趣的是,我有一次在Monash大学的一个博士班对学生说了这个道理。一位从中国来的女生说,“女子不适合当第一把手,只适合当副手。” 我很惊奇,问她为什么。她说,“女子比较情绪化,情绪波动比较大。”
一位本地(澳大利亚)女生激烈反对,说得很冲动。那位从中国来的女生说,“看,你现在不是很情绪化吗?”
我后来想想,认为这位从中国来的女生所说的,并非没有道理。相对男子而言,女子好像真的受情绪影响比较大。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女子每月有月经的生理原因,一方面由于女子的直观观察与判断能力(尤其是关于人的品性、可靠性等)比较强,所以比较少依赖理性分析。不过,后来我又听另外一位学生说,“到了可以做总理或总经理的时候,几乎都超过了有月经的年龄,因此,这个因素影响应该不大。”显然也有道理。
由于生物或进化的原因,女子择优而交,而男子比较滥交。这是进化生物学关于男女有别的ABC,肯定是对的。一个女子怀孕后,还必须九月怀胎,一两年喂奶,这期间不能再怀孕(天生性能,以集中精力喂大孩子)。此后还要相当多年的照顾,才能把孩子养大到能够生存的年龄,才能有效的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。因此,女子天生择优而交,并且要找一个能够保护自己和孩子,及帮助自己把孩子养大的男子,自然重视身材高大,及有物质或经济能力。
相反的,一个男子,只要半小时,就能够把基因遗传下去,滥交的回报很大,几乎人人有这种倾向。因此,男人也有更大的争取第一的冲动,因为在以前,部落的头人可以与很多年轻女子上床。这倾向使一个男子的基因遗传可能性极大化,但未必使其幸福极大化。虽然有所谓“齐人之福”,但我比较相信我妈妈在世时经常说的,“头条苦,一个人两个老婆”。真正能使幸福极大化的,是能够双方配合的夫妻关系。如果男人们能够认识到基因遗传极大化,未必是幸福极大化的道理,就可能可以少犯“错误”,避免或减少“克林顿的烦恼”。如果女人们能够认识到男人的这种倾向只是天生本能,就能避免或减少过分的悲伤,甚至像林黛(六十年代香港影后)那样自杀而亡。
男女有别与性骚扰
既然男子比较倾向于滥交,就很容易被年轻貌美的女子所吸引,如果自制力不够,就很容易发生骚扰的行为。作为男子,必须自制,可看不可动。作为女子,是否也应该避免过分诱惑男子,减少对方的骚扰?
笔者同意李银河教授在上述《中评周刊》专题文章的一个观点,我们已经不是活在女性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言不高声”的传统年代。不过,这也未必表示女子可以骚,男子不可以扰。笔者同意,即使女子骚,男子也不可以辱。不过,如果骚得很厉害,稍微被扰也不能深怪。虽然不是全部,但有些骚女是想要吸引男子来扰的。如果所有男子对所有女子都不扰,那人类一代之后不就绝灭了吗?哈哈!当然,如果一方明确表示不欢迎,另一方应该适可而止,不应该继续扰。
如果一位骚女在夜店与一名男子回其住所,一阵亲密之后,女方说,老娘不干了。如果男方不能自制,还是霸王硬上弓,这在法律上,应该也属于强奸。不过,虽然罪名应该成立,但处罚应该相对轻微,至少比破门强奸良家妇女的处罚要小很多。同样的,性骚扰应该被谴责的程度,也与对方骚的程度有些关系。
李教授上述文章也提到,鲁迅先生在《小杂感》一文中如此形容中国人的想象力:“一见到短袖子,立刻想到白臂膊,立刻想到全裸体,立刻想到生殖器,立刻想到性交,立刻想到杂交,立刻想到私生子。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飞跃。”李教授接着说,“现在从鲁迅的时代算起已经又过去了将近一百年,在女权伸张的今天,那名电视女主持人却仍旧停留在鲁迅先生所描绘的淫者见淫的阶段,寸功未进。”
笔者认为鲁迅所讲的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问题,而是几乎所有男人的共同倾向。不过,应该只想到性交,多数不会想到私生子。男人与女人上床,多数是受天生的性欲驱动,多数并没有想要生孩子,更不会想要私生子。由于是天生倾向,何止是一百年,几千年后还会是“寸功未进”。
由于男女有别,一些被认为是“双重标准”的未必是错的。例如,男子饭量比较大,如果实行配给,配给女子一人两碗,男子一人三碗,很可能是正确的。类似原因,笔者建议公共厕所应该建女厕所比男厕所大。同样的,古代一个男子三妻四妾很少被谴责,而潘金莲被谴责,也未必是错误的双重标准。
经济学界歧视女性?
《中评周刊》还有一篇由蓝田翻译Diane Coyle(黛安娜•科伊尔)的“警惕经济学界对女性的歧视”的观点文章。这篇原来刊于2017年9月14日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的文章对经济学界大加鞭策,认为男性经济学者严重歧视女性,“他们营造了一种咄咄逼人的、对女同事态度傲慢的学术文化,并与之沆瀣一气”。她也认为,经济学界女性从业员很少,就是这种歧视造成的。作为一位在东西方经济学界混了五十多年的男经济学者,包括在多个遴选委员会中,笔者可以确信这看法99%是错误的。
女经济学者人数不多,好的女经济学者更是凤毛麟角,这是事实。根据上述文章,“在英国,约有28%的经济学学生是女性,而且该比例呈下降趋势。在这个领域,资历水平每上升一级,女性学者的比例就随之降低;这些比例随着时间推移保持不变就算好的了,而且比不上其他大部分学科,包括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。美国的数据与此相似。”这应该是事实。
该文认为“天生的分析能力并不是解释……更有可能的元凶是这门学科的文化”。这文化笔者认为大致是男女平等的,有的会略微偏向女性。例如在申请奖学金或工作职位的遴选上,肯定是唯才是选。如果甲优于乙,不会考虑性别。如果两人不分上下,很可能会是女性优先,因为现有比例是阳盛阴衰。
不错,许多自然科学的男女比例都没有经济学这么“失调”。笔者认为这是经济学比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,包括自然科学,都更加需要分析能力。除了极少数搞理论物理学的,绝大多数自然科学主要是靠做实验的,对分析能力的要求比经济学低。实验经济学虽然也开始流行,但还没有成为主要成分。
男女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不同,男的优于数理,狭义的“智商”比较高;女的优于语言与情感,情商比较高。这也使女子偏好文学与心理学。这么说并不是男经济学者傲慢,是事实如此。文学与心理学也未必比经济学次要。在对社会的贡献上,至少在温饱之后,笔者个人认为文学与心理学都比经济学重要。广义的智商,女子多数不低于男子。适合成为文学家、总理、CEO等,何必在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数学、经济学、理论物理学等方面与男子争呢?
上述文章也说,“经济学研讨会往往是充满敌意的场合,各方只顾自己「得分」,对别人发起咄咄逼人的挑战,其激烈程度是其他许多领域简直无法想象的。资历较浅的女性几乎不开口说话。女性写的论文经常被按照更高标准受到评审,且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发表。”更长的时间可能是事实,但很可能是女经济学者比男的有更多的家务等原因,应该不是因为被歧视。
关于经济学研讨会的激烈争论,也是事实,但却不是由于敌意,而是不同经济学者有不同的观点,争论的空间比自然科学大很多。在研讨会上,笔者很可能是会被认为是“对别人发起咄咄逼人的挑战”的。但笔者是基于探求真理的立场,绝对没有敌意。笔者也非常确定,对女发言人,笔者多少会“口下留情”,不会像对男发言人这么激烈。可以被批评为偏向女子,绝对不能被批评为歧视女经济学者。
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
作者黄有光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温思敏讲座教授
—END—
网易研究局出品 | 专业财经智库
你觉得性骚扰和性别有关系吗
快给局长留言吧
关注我 看有态度的财经评论
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ID:yangzeyu565760 Yiyunne216